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近年来国外严重停电事故对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启示
    倪宇凡, 郑漳华, 冯利民, 沈雨坤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3(5): 1-8.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3.05.001
    摘要340)   HTML14)    PDF (1096KB)(2847)    收藏

    梳理2019年以来国外大型停电事故,分析其发生原因,探讨对构建未来能源系统的启示。根据分析,国外大型停电事故的主要起因包括国际冲突及网络攻击、电力供应能力不足、极端天气频发、电力设施故障等4类,为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保障用电安全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借鉴。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全桥CLLC谐振变换器过谐振工况下电流等效简化模型
    戴向阳, 徐玉珍, 万陆峰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3(7): 10-17.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3.07.002
    摘要176)   HTML5)    PDF (2673KB)(530)    收藏

    谐振电流的有效值和峰值对变换器的效率分析和器件选型尤为重要。针对计算谐振电流时使用基波分析法准确性太低,而使用时域分析法计算又太过复杂的问题,在工作频率大于谐振频率工况下对电路谐振电流波形进行分析和理论推导,同时对电流合理地假设和等效,构建简化的谐振电流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简化电流模型比基波分析法的准确性更高,且计算简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基于虚拟电流的VSG并离网无缝切换控制策略
    林磊, 温步瀛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0(11): 58-64.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0.11.010
    摘要460)   HTML5)    PDF (2262KB)(962)    收藏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的微电网逆变器控制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系统的惯量和阻尼,使分布式电源的并网消纳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微电网有并网和离网两种运行模式,但在并离网切换瞬间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电流的VSG并离网无缝切换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VSG的数学模型,对其功频调节器和励磁调节器进行了设计。其次,分析了VSG在并离网切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预同步控制策略,保证了VSG在两种运行模式之间能够平滑切换。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正确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运行指标的影响评估
    李国栋, 王峥, 郝帅, 赵凤展, 张启承, 刘创华, 满玉岩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1(6): 79-85.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1.06.014
    摘要301)   HTML3)    PDF (1783KB)(661)    收藏

    分布式电源(DG)接入的节点位置及接入容量会对电压偏差、节点静态电压稳定和网络损耗产生相应的影响。为了量化评估这些影响,首先定义了系统电压偏差性指标、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指标和系统网络损耗指标,进而提出了以系统电压偏差变化、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提升和系统网络损耗变化为基础的DG接入配电网的综合影响指标,并借助IEEE 33节点系统分析了指标的价值与意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厉害了“中国氢钟”,百万年误差一秒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科普团队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1(10): 100-100.  
    摘要61)      PDF (1136KB)(507)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研究综述
    翁智敏, 朱振山, 温步瀛, 郑海林, 陈哲盛, 林文键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1(11): 1-7.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1.11.001
    摘要968)   HTML33)    PDF (956KB)(762)    收藏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新能源发电得以快速发展,未来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将对电力系统带来重大影响。分析了高比例新能源对电力系统建模、运行以及规划3个方面的影响,并梳理了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在数学模型、运行规划方案、需求响应、储能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应用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高比例新能源系统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分别从系统建设、电网灵活性、新能源消纳技术以及智能化等方面对未来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基于改进Mayr模型与Comsol的串联故障电弧研究与火灾风险评估
    聂云良, 赵宇, 李瑞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2(11): 74-80.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2.11.013
    摘要381)   HTML2)    PDF (1870KB)(428)    收藏

    为研究交流串联故障电弧引发的火灾风险,根据GB 14287.4—2014搭建物理实验平台,得到典型的交流串联故障电弧电流波形。基于改进Mayr电弧模型与Comsol软件,建立交流串联故障电弧简化模型,仿真得到的电流波形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度。根据仿真模型,得到故障电弧发展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并针对不同负载电流、不同室内通风情况对故障电弧引起的火灾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大与室内空气流速的减弱,故障电弧所引发的火灾风险会明显增加。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低压交流电弧故障检测方法研究综述
    王尧, 田明, 牛峰, 包志舟, 李奎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8(10): 8-13.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18.10.002
    摘要414)   HTML17)    PDF (1342KB)(887)    收藏
    低压交流电弧故障是电气火灾事故的重要诱因。分析了低压交流电弧故障的产生机理及故障特征,综述了当前电弧故障检测方法及AFCI产品标准。现有电弧故障检测方法主要依靠故障电弧电压电流的时频域特征实现。指出目前电弧故障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主要是非线性负荷下的误动作问题。最后,展望了电弧故障检测技术发展方向,包括电弧故障多源信息融合识别、电弧故障自适应保护以及直流系统电弧故障保护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LLC谐振变换器谐振参数优化设计
    马创明, 黄海宏, 常文婧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1(11): 67-72.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1.11.010
    摘要307)   HTML5)    PDF (1646KB)(630)    收藏

    LLC谐振变换器拓扑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功率密度大、集成化便利等优势,在中大功率直流电源中被广泛应用,但谐振过程较为复杂。采用单向LLC谐振变换器基本拓扑,提出 LLC谐振参数明确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实验样机在开环调试下,得到欠谐振和过谐振状态下的实验波形,通过变压器一次侧开关管零电压开通(ZVS)和二次侧整流管零电流关断(ZCS)及直流增益的实现,验证谐振参数优化设计的合理性和普遍适用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微电网中博弈问题及其发展动向
    陈梦恺, 付保川, 吴征天, 陈珍萍, 吴建悍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1(1): 1-8.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1.01.001
    摘要405)   HTML23)    PDF (2667KB)(765)    收藏

    微电网作为分布式能源的并网手段,现已成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使得电网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平衡多方利益成为微电网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博弈论作为一种先进的优化工具,能够处理复杂多目标优化问题,使各方利益达到均衡,因而在微电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分析微电网各个组成部分中存在的博弈问题的基础上,对可再生性能源和电动汽车并网、储能技术发展、电力市场竞价交易策略3个核心要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将区块链与人工智能应用于微电网博弈模型的思路与发展动向。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新型低压直流断路器研究综述
    成达, 张蓬鹤, 熊素琴, 李求洋, 张照资, 高偲智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2(11): 1-8.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2.11.001
    摘要393)   HTML21)    PDF (1138KB)(540)    收藏

    低压直流系统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断路器的开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电子器件的使用为直流断路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综述目前两种新型直流断路器的发展现状,从电路拓扑结构和电力电子器件特性对纯固态断路器进行概述,而对混合式断路器的总结主要立足零电压和零电流两种不同的换流方式,最后指出未来新型直流断路器在控制策略、模块集成、开断性能和模型仿真4个方面的发展前景,为新型直流断路器的发展提供有用的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一种提高四开关Buck-Boost电路环路响应能力的方法
    蔡以力, 徐玉珍, 郑清良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1(1): 36-44.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1.01.006
    摘要432)   HTML17)    PDF (2159KB)(720)    收藏

    常见的多模式控制的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均以Boost模式下的零极点作为设计补偿网络的主要依据,却忽略了其他工作模式下的动态响应性能,只能使系统在输入电压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的性能。为改善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速度,提出了一种新型模式切换补偿的控制策略。用能量守恒法和开关元件的平均建模法对变换器系统进行建模,根据小信号模型推导出各种模式的开环传递函数,并设计补偿切换电路。最后搭建仿真模型和实验电路进行研究,验证了所提补偿方式的可行性,提高了环路的响应能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低压交流串联故障电弧检测概述*
    余琼芳, 胡亚倩, 杨艺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0(1): 24-30.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0.01.004
    摘要531)   HTML10)    PDF (1644KB)(959)    收藏
    在低压交流配电线路中,故障电弧是造成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给电力系统运行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保护用电安全,介绍了故障电弧类型,分析了串联故障电弧的检测难点及其在配电线路中的电流波形特征;叙述了以电弧数学模型、电弧物理特征、电弧电流/电压波形为依据的检测方法各自具有的优势和不足;列举了几个国内外故障电弧检测专利,并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缺点;探讨了低压串联故障电弧检测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研究基于多特征信息融合、深度学习、自适应保护的高精度辨识算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一种模块化多电平电力电子变压器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周彬, 徐靖楠, 郭旋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0(1): 71-77.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0.01.012
    摘要310)   HTML2)    PDF (1852KB)(669)    收藏
    提出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电力电子变压器(MMC-PET)的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MMC-PET拓扑结构,并建立其输入级与输出级数学模型;然后,针对电力电子变压器传统情况下基于PI控制的交叉解耦控制策略鲁棒性差、控制系统复杂等缺点,设计了一种反馈线性化与变结构控制器来实现对MMC-PET输入级和输出级的控制;最后,建立MMC-PET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反馈线性化与变结构控制器设计的MMC-PET输入级和输出级控制策略能够有效达到控制目的,并且具有解耦速度快、解耦性强、鲁棒性强等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基于泛在物联的输电线路智能巡检技术综述*
    吴凯东, 缪希仁, 刘志颖, 庄胜斌, 江灏, 陈静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0(3): 1-7.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0.03.001
    摘要456)   HTML14)    PDF (1681KB)(962)    收藏
    我国输电线路覆盖范围广、距离长,但输电线路在线监测及巡检的信息并不全面与可靠,存在与变电站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造成智能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非均衡性。当前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发展,为输电线路巡检技术提供新的研究与应用方向。提出了基于泛在物联的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的基本框架,根据其系统组成和功能需求,重点分析了主要的关键技术,包括输电线路取能技术、全自主导航无人机巡检技术、巡检数据泛在物联通信技术、巡检图像目标检测与智能故障辨识技术。有效综合多个技术领域的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可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基于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的电力变压器声纹识别探索与应用
    张晨晨, 丁国成, 李坚林, 甄超, 赵昊然, 黄文礼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1(11): 85-89.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1.11.013
    摘要328)   HTML10)    PDF (1667KB)(546)    收藏

    声音和振动是机械信息的直接载体,声振检测技术的推广为电网主设备的状态评价与机械缺陷的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基于声纹检测的电网主设备智能诊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对变压器开展振动声学信号的分析,通过多事件检测技术对变压器初始声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清洗,应用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算法,提取设备在不同运行工况声纹特征,挖掘高有功值和变压器声纹之间的的对应关系,探索表征其运行状态的有效方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不平衡电网条件下维也纳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
    何晨, 黄海宏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2(4): 12-18.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2.04.003
    摘要245)   HTML2)    PDF (2248KB)(409)    收藏

    当电网电压不平衡时,采用原有的控制策略会产生大量三次谐波电流,维也纳整流器运行的稳定性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在分析电网电压不平衡时整流器运行功率脉动原因的基础上,运用准PR调节器控制策略向网侧注入适量的负序电流,以抑制有功功率和直流侧电压的脉动。算法可以精准、快速地将电网相序分离,使系统的控制更加快速。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和试验平台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电解水制氢储能技术现状与展望
    丛琳, 王楠, 李志远, 李娜, 周喜超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1(7): 1-7.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1.07.001
    摘要539)   HTML29)    PDF (1263KB)(560)    收藏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推动全球范围内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储能是可再生能源高占比能源系统中的关键支撑技术之一。氢能具有能源储存时间跨度长、运输距离远、消纳利用渠道多等特点,以氢作为储能载体的电解水制氢技术可望促进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整合与消纳,是未来储能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首先比较了包括氢储能在内的各种储能技术特点,其次重点阐述了各种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原理、特性与应用现状,概述了氢能储运与利用等产业链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电解水制氢、氢能储运及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磷酸铁锂电池老化研究探讨
    曾其权, 张淑兴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3(5): 65-71.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3.05.011
    摘要630)   HTML15)    PDF (1607KB)(399)    收藏

    磷酸铁锂电池的老化主要包括日历老化和循环老化。总结了近些年磷酸铁锂电池老化重要研究进展,梳理了磷酸铁锂电池循环老化机理和影响因素、日历老化机理和影响因素,探讨了磷酸铁锂电池老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日历老化主要受运行或存储时间、温度和荷电状态(SOC)的影响。循环老化主要受运行温度、充放电倍率和放电深度影响。磷酸铁锂电池可以基于经典Arrhenius模型开展温度加速老化试验,但加速老化温度不宜超过60 ℃,加速循环倍率不宜超过3 C。为长寿命、高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储能电站商业运营模式探索及经济性分析
    刘畅, 李德鑫, 吕项羽, 王佳蕊, 王伟, 郭莉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0(10): 16-20.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0.10.003
    摘要403)   HTML7)    PDF (1066KB)(605)    收藏

    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的进一步推广,电化学储能开始受到更多相关行业的关注,其价格和运营模式直接影响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阐述了我国电化学储能电站在源-网-荷侧各功能;建立了储能电站的收益模型,针对收益模型探索了储能电站的商业运营模式,以10 MW/40 MWh液流电池储能电站为例,探讨不同投资下峰谷电价差套利和两部制电价两种商业运营模式,分别测算了内部收益率和静态投资回收期等经济指标,并针对储能商业运营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可为储能电价的制定提供合理依据,引导并促进大规模电化学储能的合理发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区块链技术在分布式能源交易领域的创新应用
    赵升, 徐小舒, 吴征天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0(11): 1-10.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0.11.001
    摘要482)   HTML29)    PDF (1258KB)(735)    收藏

    分布式能源具有能效高、污染小、经济性好等特点,其将成为能源互联网主要的一次能源。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布式基础架构,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点,与分布式能源交易需求相吻合。首先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分布式能源交易中的应用可行性;接着对国内外的理论探索和工程实践进行分析总结;然后从共识机制和链下扩展两个方面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在提高网络吞吐量性能的新发展,以及根据两种交易模式分析了区块链分布式能源交易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区块链分布式能源交易的发展挑战并提出其发展前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地区电网源网荷储示范工程现状与展望
    邓铭, 黄际元, 吴东琳, 曾林俊, 彭清文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1(9): 1-9.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1.09.001
    摘要456)   HTML9)    PDF (1791KB)(509)    收藏

    鉴于我国能源转型的巨大压力,其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源网荷储协同互动发展势在必行。立足于能源互联网的发展,首先聚焦目前地区电网所面临的问题,阐述发展源网荷储协同控制系统的必要性;其次总结了目前我国源网荷储示范工程现状,对其接入规模、系统架构及商业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提出基于地区电网的源网荷储协同控制的系统总体框架;最后结合我国发展现状,总结归纳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储能电站电池一致性综合评估方法研究
    靳文涛, 李煜阳, 贾学翠, 李相俊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2(5): 23-28.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2.05.004
    摘要458)   HTML25)    PDF (2549KB)(419)    收藏

    国内新型储能建设高速推进,储能电站的健康状态受运行工况及环境等影响,各单体电池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不一致情况,严重者将影响电站运行安全。通过分析不同运行工况下储能单体电池电压、温度偏差情况,结合单体电池平均电压、极差电压、电压标准差、电压变异系数、极差温度、最大温度指标参量,采用层次分析法提出储能单体电池一致性综合评估方法。其可量化反映单体电池的一致性程度,避免分级的不统一和粗放性,为储能电站电池运维分析提供理论支撑,提高储能电站的安全运行。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交流接触器吸合时间影响因素的试验与分析
    姬华, 何伟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1(5): 37-40.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1.05.007
    摘要774)   HTML13)    PDF (1530KB)(487)    收藏

    通过试验验证和分析交流接触器吸合时间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触头弹跳、线圈参数以及电工纯铁材料性能。通过优化触头弹簧参数,严格控制接触器触头的弹簧力,优化调整产品线圈参数以及使用高牌号的电工纯铁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交流接触器的吸合时间,使产品的吸合特性更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之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综述
    宋忧乐, 王科, 朱永梅, 刘涌, 袁秋实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0(1): 90-93.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0.01.015
    摘要359)   HTML7)    PDF (1336KB)(632)    收藏
    叙述了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重要性及常用的可靠性评估算法,同时详细介绍了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的基本原理,指出其评估可靠性的优势。最后,综合考虑元件故障与计划停电的时序排列、分布式电源加入后的抽样方法和收敛判断方法这三方面对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法进行进一步研究,为后续可靠性评估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用户侧光储充一体化智能微电网系统应用研究*
    单栋梁, 刘向立, 徐利凯, 王聪慧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0(2): 41-46.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0.02.007
    摘要409)   HTML15)    PDF (2152KB)(966)    收藏
    随着电动车辆充电需求功率不断增大,规模化的电动汽车充电可能会导致配电网运行指标越限,同时还可能引起系统峰值负荷增长等问题,进而对系统输电和发电能力造成压力。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分布式能源的特性,分析不同微电网系统的优缺点,结合客户实际需求,给出工程配置原则及方法,分析项目收益。由此实现了以光养桩,削峰填谷,平抑充电负荷波动,降低电网容量压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具备良好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一种反激变换器自驱同步整流设计
    张恒浩, 宋浩谊, 黄超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1(11): 80-84.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1.11.012
    摘要365)   HTML5)    PDF (1566KB)(385)    收藏

    在小功率开关电源中反激变换器应用广泛,同步整流技术的引入使反激变换器的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基于自驱同步整流技术原理,提出一种改进的反激变换器电压自驱同步整流线路。功率开关具备自动开通和定时关断功能,实现了宽输入电压范围的高可靠同步整流,最后实验验证了设计方案。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光伏系统直流故障电弧特性与检测装置研究
    高汉林, 许峰, 张涵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2(11): 46-53.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2.11.008
    摘要317)   HTML7)    PDF (2065KB)(311)    收藏

    为避免故障电弧造成的危害,概述了国内外直流故障电弧相关标准及检测方法、产品,并分析方法及产品优缺点。讨论了光伏阵列时变性、逆变器开关噪声等系统因素对故障电弧检测的干扰,基于MATLAB仿真平台研究了故障电弧特性,利用时频变换方法提取特征,获取特征量。最终以研制的一款工程样机在额定电压375 V场景中进行测试。为明确检测算法是否能避免开关噪声的干扰,在DC/DC故障电弧、逆变器负载故障电弧、逆变器负载正常启动3种条件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研制样机具有快速、准确切除故障的良好性能,切断故障所需时间约0.85 s,符合UL 1699B标准。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APF中比例+重复控制优化方法的研究
    丁红雨, 甄超, 张健, 黄海宏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0(11): 77-84.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0.11.013
    摘要344)   HTML2)    PDF (3168KB)(421)    收藏

    对现有用于三相三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比例+重复控制复合控制策略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其中的比例+重复控制串联复合控制策略提出两种改进方法,使其较于单重复控制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高的跟踪精度。通过理论分析、MATLAB仿真和样机试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考虑不确定因素的虚拟电厂竞价优化策略
    夏耀杰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2(9): 45-50.   DOI: 10.16628/j.cnki.2095-8188.2022.09.007
    摘要234)   HTML3)    PDF (1139KB)(304)    收藏

    对于含有风光发电的虚拟电厂,在参与电力市场竞价时必须考虑出力的不确定因素。在多代理的框架下,搭建了虚拟电厂竞价模型,考虑风光发电的不确定性,确定虚拟电厂内部备用容量需求,在满足虚拟电厂内部负荷以及备用容量需求的基础上,以整体利润最大化建立目标函数确定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计划和电价,从而确定虚拟电厂整体的出力计划及报价函数。最后,通过算例对所构建的模型及采用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了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及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