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其平. 电器电弧理论[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
[2] |
徐建源, 王其平. 气吹电弧介质恢复强度的数值计算[J]. 电工技术学报, 1992(2):53-57,27.
|
[3] |
陈德桂. 低压灭弧系统中产气材料的作用及其选择[J]. 低压电器, 2012(8):1-5.
|
[4] |
马强, 荣命哲. 考虑器壁侵蚀影响的低压断路器电弧运动特性仿真及实验[J]. 电工技术学报, 2009(12):74-81.
|
[5] |
刘力, 陈学永, 齐彤彤. 小型断路器加速灭弧的改进设计与实验分析[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6(5):69-73.
|
[6] |
刘城. 微型断路器灭弧侧板材料的研究[J]. 低压电器, 2011(8):1-3.
|
[7] |
季良, 刘颖异, 陈德桂. 低压断路器气吹灭弧的研究历程及现状分析[J]. 智能电网, 2016(6):572-576.
|
[8] |
洪黎欢, 田中义. 电弧停滞现象对低压开关电器分断的影响[J]. 上海电器技术, 2008(1):28-29,49.
|
[9] |
周荣伟, 葛伟骏, 徐迪安. 小型断路器分断电弧运动仿真分析[J].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5(2):38-41,49.
|
[10] |
葛伟骏, 徐迪安, 周荣伟. 小型断路器灭弧区域气流场的分析与研究[J].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6(8):42-45,51.
|
[11] |
杨宇, 司莺歌, 伊冬梅. 小型断路器灭弧结构对短路分断能力的影响[J].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9(14):82-85.
|
[12] |
李兴文, 陈德桂, 江倩. 低压断路器电弧仿真试验和研究[J]. 低压电器, 2010(24):1-7,11.
|
[13] |
郭瑾, 陈冰, 纽春萍. 小型断路器分断电弧的试验研究及其结构优化[J]. 低压电器, 2014(8):4-8,16.
|
[14] |
刘甲乙, 黄家强. 浅谈塑料收缩率和模具尺寸[J]. 模具制造, 2019(1):39-41.
|
[15] |
吴翊, 荣命哲, 王小华. 触头打开过程中低压空气电弧等离子体的动态分析[J]. 电工技术学报, 2008(5):12-17.
|
[16] |
赵胜会, 吴细秀. 分断电弧燃弧时间研究[J]. 科技信息, 2008(34):188-189.
|
[17] |
王奥飞, 李静, 刘树鑫, 等. 塑壳断路器电弧跃迁动态过程的仿真分析[J].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9(13):6-11.
|
[18] |
关明旭, 李静, 刘树鑫, 等. 考虑触头熔蚀的电弧特性变化仿真研究[J].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1(4):6-10.
|
[19] |
杨义政, 杨文学, 杨园, 等. 电弧停滞时间对交流断路器电寿命性能的影响研究[J].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0(2):15-19,60.
|
[20] |
孙志强, 吴翊, 荣命哲. 小型断路器灭弧室的仿真与实验分析[J]. 低压电器, 2010(3):1-3,22.
|
[21] |
周荣伟, 徐文良, 孙吉升. 小型断路器灭弧室气流场分析与设计应用[J]. 低压电器, 2014(2):22-2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