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殷光治, 郑漳华, 王歆, 等. 能源安全视角下的储能技术发展路径分析[J].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2(5):1-7.
|
[2] |
赵冬梅, 徐辰宇, 陶然, 等. 多元分布式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配电侧的灵活调控研究综述[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3, 43(5):1776-1799.
|
[3] |
李建林, 屈树慷, 周毅, 等. 双碳目标下储能电站相关技术分析[J].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1(11):8-14.
|
[4] |
朱宇琦. 基于限流器的柔性直流系统故障分析及保护策略研究[D]. 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2022.
|
[5] |
PRADHAN A K, ROUTRAY A, GUDIPALLI S M. Fault direction estimation in radial distribusing phase change in sequence current[J]. IEEE Transaction on Power Deliver, 2007:2065-2072.
|
[6] |
吕力行, 许峰, 孙浩权, 等. 储能电站逆变端短路电流分析与建模[J].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1(12):20-27.
|
[7] |
韩冰. 含分布式电源的直流配电网优化控制研究[D]. 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2020.
|
[8] |
刘森.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保护研究[D]. 天津: 天津大学, 2007.
|
[9] |
WZ M L. An adaptive distance protection scheme for distribution system with distribution generation[C]//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2010:1-4.
|
[10] |
吴罡, 陆于平. 分布式发电采用故障限流器对继电保护性能的影响[J]. 江苏电机工程, 2007(2):1-4.
|
[11] |
徐涛, 徐习东. 大容量储能系统的保护策略研究[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3(8):16-22.
|
[12] |
洪亮, 陈旸, 戴人杰. 储能电站接入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分析[J]. 电力与能源, 2017, 38(5):598-605.
|
[13] |
徐岩, 卫波, 张锐. 距离保护在具有储能的配电网系统中的应用[J]. 华北电力技术, 2013, 6(12):31-35.
|
[14] |
刘廷建. 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系统保护研究[D].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 2013.
|
[15] |
王成山, 李鹏, 于浩. 智能配电网的新形态及其灵活性特征分析与应用[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8, 42(10):13-21.
|
[16] |
马静, 王希, 米超. 含储能的配电网自适应保护新方法[J]. 电网技术, 2011, 35(10):204-208.
|
[17] |
刘凯, 李幼仪, 伊沃布林西奇.自适应线路差动保护新原理[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 36(13):3440-3450.
|
[18] |
刘星. 含储能配电网的自适应电流保护研究[D]. 南宁: 广西大学, 2018.
|
[19] |
曾德辉, 王钢, 郭敬梅, 等. 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自适应电流速断保护方案[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 41(12):86-92.
|
[20] |
张聪聪. 含多DG配电网继电保护研究[D]. 兰州: 兰州理工大学, 2017.
|
[21] |
陈晓龙, 李永丽, 谭会征. 含逆变型储能的配电网自适应正序电流速断保护[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 43(9):107-112.
|
[22] |
BARKER P P, DE MELLO R W. Determining the impact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on power systems.I. Radial distribution systems[C]// IEEE 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 Summer Meeting, 2000:1-5.
|
[23] |
马静, 王希, 王增平. 一种基于电流突变量的故障选相新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19):117-124,1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