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郑欢,江道灼,杜翼.交流配电网与直流配电网经济性比较[J].电网技术,2013,37(12):3368-3374. [2] 宋强,赵彪,刘文华,等.智能直流配电网研究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25):9-19. [3] 刘怀东,王锦桥,冯志强,等.重合闸时刻对动态安全域的影响及最优重合时刻实用算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8,33(8):1854-1862. [4] 罗勋华,黄纯,潘志敏,等.基于序分量无功功率的单相自适应重合闸[J].电工技术学报,2016,31(11):149-156. [5] 沈军,舒治淮,陈军,等.自适应重合闸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实践[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6):152-156. [6] 秦金飞,程登峰,杨道文,等.多起输电线路外力破坏跳闸事故的试验研究[J].电气技术,2018,19(7):103-106. [7] 王跃辉. 浅析变电运行的跳闸事故及其处理措施[J]. 科技与企业,2014(21):187. [8] 宋江颂. 低压配电增加动力UPS设计[J].低压电器,2013,5(34):68-70. [9] 张良胜,陈进,李黎.变压器变比误差对并联运行环流的影响[J]. 变压器,2010(10):65-68. [10] 赵辰宇,刘明林.变压器并列运行环流计算书[J]. 电气设备,2013(S0):275-277. [11] 孙强,王如雪.大功率IGBT模块并联均流问题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4,38(1):4-6. [12] 侯振义. 直流开关电源技术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13] 孟妍,颜湘武,张珍,等.电动汽车充电电源并联均流技术[J]. 电力电子技术,2011(12):60-62. [14]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12326—2008[S].2009. [1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S].2009. [16] 江道灼,郑欢.直流配电网研究现状与展望[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8):98-104. [17] 陈晓波,沈兵,乔鸣忠.带大电容的三相整流电路对电网的谐波影响[J]. 船电技术,2009(3):61-64. [18] 杨涛,陈干,张恒禹,等.基于数字化计算的无源滤波器的优化方法[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8,39(2):115-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