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汉文,伍肇龙,容慧娴, 等.基于转供通道关联矩阵的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J].广东电力,2019,32(8):92-100. [2] 赫卫国,华光辉,余晓燕, 等.多类型微电网接入的配电网两阶段规划方法[J].广东电力,2019,32(5):36-42. [3] 李哲,刘澄,周杨, 等.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电流保护的影响[J].广东电力,2019,32(3):81-87. [4] 叶斌,代磊,马静, 等.面向新型城镇化的未来配电网形态研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9,21(2):56-61. [5] 林文贵,刘民培,黄超艺, 等.有源中压配电网故障实时风险评估及安全预警[J].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8(20):73-81. [6] 黄湘,欧阳森,王克英.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网网损分摊方法研究综述[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8,20(5):28-32. [7] 张韵辉. 微电网中心控制器控制策略研究[J].自动化仪表,2018,39(7):82-86. [8] 冯川宁. 智能变电站信息建模及集成应用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5. [9] 嵇文路,应俊,梅军,等.基于主站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配置方法研究[J].电气自动化,2018,40(5):66-69,80. [10] 杜东威,叶志锋,许永军.基于GOOSE的综合型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方案[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44(24):183-189. [11] 高孟友,徐丙垠,范开俊.基于实时拓扑识别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控制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39(9):127-131. [12] 凌万水,刘东,陆一鸣.基于IEC 61850的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6):90-95. [13] 朱正谊,徐丙垠,YIP T.IEC 61850应用于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系统的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42(23):223-231. [14] 张艳丽. 配电网的故障定位与供电恢复[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4. [15] 刘健,贠保记,崔琪.一种快速自愈的分布智能馈线自动化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10):62-66. |